
常用的中兽药制剂的使用
方剂 名称 | 功能与主治 | 使用时机 | 与西医对应的疾病 | 注意事项 | 用法 用量 |
荆 防 败 毒 散 | 解表散寒,祛湿宣肺;风寒夹湿之证 | 精神差、扎推、怕冷、鼻流清涕、呼噜、饮水量不变,蛋壳颜色变浅,粪稀、气管分泌物清稀等 | 流行性感冒、普通感冒、腺胃炎等 | 主治风寒感冒和早中期的感冒或病毒病初期 | 混饲,1~1.5kg/100kg |
银 翘 散 | 辛凉透表,清热解毒,咽喉肿痛,疮痈初起 | 发烧、呼吸加快、肢体伸展、饮水增加,咳嗽声大、采食量下降、饮水增加、脱水、鼻涕黏稠、黄绿粪便增多、气管分泌物黏稠、红肿 | 温和型瘟流感、感冒、鸭、副黏病毒病、禽霍乱、支原体感染后期、天气突变引起的呼吸道病 | 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期或病毒病前中期 | 混饲,1~3g/只 |
麻 杏 石 甘 散 | 清热化痰,止咳平喘 | 反复咳嗽、喘、怪叫、发烧、饮水增加,痰粘稠或黄、不易咳出、粪稀、采食量下降,上呼吸道感染、气管水肿、有黏液 | 上呼吸道感染、流行性感冒、番鸭细小病毒病、慢性呼吸道病等 | 用于肺热咳喘;风寒咳喘忌用 | 混饲,1~1.5kg/100kg |
扶 正 解 毒 散 | 扶正驱邪,清热解毒 | 传染性法氏囊病;提高抗体水平和机体免疫力 | 传染性法氏囊病 | 传染性法氏囊病前期或潜伏期 | 混饲,1~3g/只 |
黄 连 解 毒 散 | 泻火解毒,三焦湿热,疮黄肿毒 | 怕冷、午后发热、采食量下降、缩颈、不愿活动、 粪便稀和颜色多样、精神差、呼吸快咳嗽、呼嚕、剖检各脏器出血、坏死、变性及水肿、纤维素沉积等 | 大肠杆菌、和鸭传染性浆膜炎、禽流感、传染性法氏囊病、白色念珠菌病等 | 主治三焦湿热,有湿无热和有热无温均不能用 | 混饲,1~2g/只 |
白 头 翁 散 | 清热解毒,凉血止痢,热度赤痢,赤多白少 | 下痢,粪便稀,颜色呈红色、绿色、黄绿色等 | 大肠杆菌病、沙门氏菌病、禽霍乱、球虫病等 | 主治湿热下痢、虚泻、水泄、消化不良性腹泻等不能用 | 混饲2~3g/只 |
五 苓 散 | 利水渗湿,温阳化气,水湿内停 | 水液代谢障碍,脱水,排白色水样便,花斑肾等 | 鸭痛风,传染性法氏囊病 | 湿热者禁用 | 混饲1~2g/只 |
甘 草 颗 粒 | 祛痰止咳 | 咳嗽、气喘、有痰 | 各种细菌、病毒及支原体、天气突变引起的呼吸道病 | 混饲0.5~1g/只 | |
杨树 花口 服液 | 化湿,止痢 | 脾胃气虚,久泻,出现饲料便,采食量下降 | 脱肛、骨质疏松症 | 混饲3%~5%/只 | |
小柴 胡散 | 和解少阳,扶正祛邪,解热 | 发烧,怕冷,流鼻涕,采食量下降,寒热往来 | 鸭感冒,伤寒等 | 混饲0.8%~1%/只 | |
激 蛋 散 | 清热解毒,活血祛瘀,补肾强体 | 输卵管炎,产蛋功能低下 | 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卵管炎所致的产蛋下降 | 混饲5~10g/只 |
免责申明:文章源自畜牧一点通,精编整理,公益分享。版权归属原作者,在此向转载平台与作者致谢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本平台删除,另本公众号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交流投稿,请发邮箱:邮箱:289641616@qq.com,一经采用,有精美礼品相送。